创办新学校,建校、招生、招师是三大硬任务,一段时间,我主要是参与招老师的工作,每天看简历,面试老师。在面试过程中,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凡是自我介绍比较精彩有创意的,其解读教材、教学设计等能力也比较强,这样的老师一下就进入了面试官的视野,受到学校的青睐。
为什么自我介绍有创意,课也上得好呢?其实一个老师带新班作自我介绍,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,体现了老师的智慧、学识和精神,老师的敬业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如果说老师的外貌形象是一张名片的正面,那么自我介绍就是名片的背面:它提供更多详细信息,让学生对老师有更全面深透的了解。师生之间有了相互的认同,粘合度高,以后老师的教学、管理就会进行得非常顺利。
我刚参加工作时,给学生上课,介绍自己很随意。有一次去听一名老教师上课,他一走上讲台,说我叫罗有义,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,有什么事,大家尽管找我。同学们一听,“哇”的一声,对罗老师很是敬佩。
这事我琢磨了好一阵子,为什么我就不能好好地介绍一下自己,让同学一开始就对我印象深刻呢。有一天,我睡在床上想,能不能把我的姓名拆分成一个谜语?左思右想,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,“董”不就是草字头下面一个“重”吗?把“重”拆分一下,不就是“千里”吗?“云”在古文中不是云彩的意思,而是“说”的意思。“古人云”就是“古人说”的意思。这样思考,一个迷语就出来了。每当带一个新班级的课,第一次走上讲台,我就会黑板上写下“千里草的传说——打一学校老师的姓名”。学生就开始静静地思考,想这位老师是谁啊,他姓什名谁呢?其实学生是很聪明的,每一届总有学生会把我的姓名猜出来。后来毕业的学生多了,多年以后师生聚会,他们常常不是说董老师来了,而是说“千里草的传说”来了,大家一说,哈哈一笑,其乐融融,师生情尽在其中。
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。学生只有喜爱你这个老师,才会把对老师的喜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,所以老师自我介绍,不能随意,不能马虎,三言两语介绍自己是做老师的大忌。必须花费心思,精心设计,当然你也不能吹牛,要恰到好处,掌握好分寸。
首次上课必须设计好“自我介绍”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呢?有的,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“首因效应”。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来的,也叫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,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,也即“先入为主”带来的效果。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,但却是最鲜明、最牢固的,并且决定着双方以后交往的进程。
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,那么对方就更愿意和他接近,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了解。反之,如果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的反感,在极端情况下,甚至会导致对方日后在心理和实际行为中继续产生对抗状态。我们的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,老师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深刻牢固,他们也会根据这一印象不自觉地采取相应的表现,如果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,那么在未来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就容易游刃有余了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听课越来越多,我发现,青年教师是充满活力的新生代老师,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,青年老师介绍自己的方式越来越多,越来越新颖,他们在讲台比前辈更有创意,更受学生喜欢。
有一次去听一名新老师上第一节课。上课一开始,精选3-5张隐含个人信息的图片,用PPT播放出来,限时1分钟,让学生来猜。猜这些图片中隐含了老师的哪些信息?当时同学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,同学们说这说那,总想了解老师的人生故事。其实老师设计这个游戏的重点不在于是否猜对,而是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,正是在猜测过程中,拉近了师生的距离,激发了同学们上课的热情。说不定还有学生跟老师一样,喜欢某个偶像呢。
前不久,华师附中一位美术老师,就因为第一节课用小视频做自我介绍这样的新颖方式而走红。当时视频一打开,便引起全班沸腾,随后这位老师就泼冷水:“以为我要给你们放电影?”小视频随着音乐,显示着老师爱好、成就、兴趣,动画式的有点幽默的小视频,让同学们兴奋了,欢呼雀跃声一阵一阵,对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师又多了一份佩服、亲切。有一个这样全能、又能和孩子打成一片的老师,何愁不激发起孩子的美术兴趣呢。
做老师,不仅仅要做好自我介绍,其实各个方面都要力争做得更好。第一次去上课,着装要大方、干净利索、让人觉得精神抖擞;第一次开口讲话,要给学生精心准备一份“见面礼”。这“礼物”可以是一句有意义的话,一个小故事,一张有纪念意义的小贺卡,或者是一个期望……总之,教育之事无小事,事事都 要认真。做的任何事,只要从爱出发,学生都会很愉快地接受。
做老师,第一次就要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,就是要善于捕获学生的“芳心”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ituxiezuo.com/4247.html